中文版English日本語

日化行业

日化巨头市场份额不断下降

贝恩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护肤品领域外资品牌的整体市场份额丢失了5.5%。而2008~2013年本土品牌市场份额,从14.2%上升到了19.9%。宝洁、联合利华、丝宝等外资品牌竞争激烈,逼迫本土品牌基本退出省会城市的KA卖场,但是在三四线市场,本土品牌却在价格、促销等方面占据优势,本土品牌在三四线市场取得骄人的成绩,市场份额不断增大。联合利华、宝洁等日化巨头,其经营业绩却不断在下滑。近日联合利华公布的财报显示,中国区销售额同比下滑20%。同为日化巨头的宝洁,业绩也开始下降。宝洁披露的第一财季财报显示,第一财季营收为207.9亿美元,同比下降0.1%7~9月实现净利润19.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滑34%

联合利华等外资日化品牌因净含量不合格被通报

联合利华、宝洁、屈臣氏、欧莱雅四大国际品牌的相关产品却在抽检中发现缺斤少两,受到广州市质监局通报。近期,广州市质监局对40家企业的111个批次的洗发液、沐浴露净含量、净含量标注进行抽检。其中抽查结果显示,联合利华、宝洁、屈臣氏、欧莱雅旗下多款产品净含量不合格。分析人士指出,外资日化巨头在华偷工减料或是部目前外资日化在华正遭遇业绩下滑,以及企业过度多元化等原因所致。

本土日化企业热衷与电视节目捆绑营销

本土日化品牌与热门电视节目捆绑营销,正成为本土日化行业的一大潮流。从2013年开始,多家本土化妆品企业重金竞夺紧俏电视广告资源,国内热门电视综艺节目的冠名费屡创新高。据悉,2013,百雀羚以7000万元的价格冠名浙江卫视以《中国好声音》;韩束在电视节目中斥巨资打广告,先后以2.4亿元冠名江苏卫视《非诚勿扰》、5500万元冠名天津卫视《非你莫属》、5800万元冠名东方卫视《背着青春去旅行之花样爷爷》等综艺节目。此后,韩束更是以5亿元的大手笔冠名2015年《非诚勿扰》。20141-4个月对9家卫视69档栏目冠名进行统计,化妆品类的冠名栏目数量高达9,仅次于食品饮料的16个。而冠名费超过5000万元的日化品牌则有7个。

日化巨头变相降价 石油价格大跌或为诱因之一

石油价格的是否高升,一直是日化用品涨不涨价的一大理由。而时下,随着近期国际油价的连续下滑,以石油、棕榈油衍生品为主要原料的日化产品已开始在变相降价。宝洁、联合利华等日化企业的旗下多款洗护产品价格下调20-30%,本次调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为企业为保业绩年底冲销量。

2012-2016年中国日化用品行业市场供需形势及深度分析

据中研普华《2012-2016年中国日化用品行业市场供需形势及深度咨询报告》(下称《报告》),2012年多个日化产品的销售净额相比2011年下滑。中国3000多家化妆品工厂,7400多个品牌,同质化竞争严重;在欧莱雅、资生堂等其他外资品牌蚕食下,目前国内日化行业已经远离了“高利润岁月”。 

“洗漱类和健康护理类产品的净销售额分别出现了7 .4%和3 .5%的下滑。在洗发水、牙膏、香皂、护肤品等领域,宝洁、联合利华等日化巨头经营业绩不断萎缩,面临转型难题。”前述《报告》如是指。 而促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行业整体技术门槛低,二是众多企业涌入化妆品行业,三是,外资品牌加速蚕食市场。

Copyright © 2013 sh-scis.com. All Rights Reserved